English

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负担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2000-01-13 来源:光明日报 教育部部长 陈至立 我有话说

内容提要★造成中小学生负担过重的原因从根本上讲,是我国教育总体水平偏低,教育观念落后,教育结构、教育规模不能完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劳动人事制度和招生考试制度存在着缺陷,就业竞争引发了升学竞争等。★造成学生负担过重直接的原因:其一、经济利益驱动。有些部门、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把中小学生作为其敛财的主要对象。其二、狭隘的教育价值观、片面的质量观、陈旧的人才观形成了片面追求升学率倾向,使育人教育变成了升学教育,分数价值高于人的价值,升学目标取代了人和社会发展的目标。其三、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对“减负”缺乏严格管理和有效的控制手段,对违规者不能严肃查处,从而导致学生负担越来越重。★减轻学生过重负担,要转变教育观念,要从小学阶段起,以清理学生用书为突破口,加大监督管理力度。

中小学生负担过重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基础教育的顽症,一直是社会各界、人民群众十分关注的问题。近年来,各级人民政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有关部门及中小学校采取了相应措施,广大教育工作者作出了很大努力,减轻学生过重负担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至今学生负担过重问题仍然不同程度地普遍存在,有的地方还相当严重,已经成为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障碍。教育战线的广大干部、校长、教师和社会各方面要深入学习贯彻第三次全教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清理学生用书为突破口,抓住重点,分段实施,加大减轻学生过重负担工作力度,在基础教育战线扎扎实实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重要意义和紧迫性

建国以来,党和政府一直十分重视中小学生的健康和学习,坚决纠正加重学生负担的不正当做法。早在50年代初,毛泽东同志就两次写信给教育部长,提出“要各校注意健康第一,学习第二”。60年代中期,在一次春节座谈会上,毛泽东同志又提出:“课程多,压得太重,是很摧残人的,学制、课程、教学方法、考试方法都要改”。“学生要有娱乐、游泳、打球、课外自由阅读的时间”。“现在的考试办法是用对付敌人的办法,实行突然袭击。这种做法是摧残人才,摧残青年,我很不赞成,要完全改变”。1978年,邓小平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学生负担太重是不好的,今后仍然要采取有效措施来防止和纠正”。90年代初,江泽民同志就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健康成长,作了重要指示。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了自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三次全教会,作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大决策。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就是要坚持以“三个面向”为指导,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以提高民族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面向21世纪的一代新人。而学生负担过重已成为制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瓶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已成为推行素质教育中刻不容缓的问题,要切实认真加以解决”。对此,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深刻认识“减负”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减轻学生过重负担是提高民族整体素质,使青少年一代健康成长的需要。中小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中小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身心健康发展,关系到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中小学生负担过重,违背了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是一种狭隘教育观念的反映。这种忽视全体学生、全民族和全社会长远的根本利益的行为如不根本改变,势必影响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健康成长,影响我国亿万劳动者素质和整个中华民族素质的全面提高。

减轻学生过重负担是提高人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我国在下一世纪竞争能力的需要。21世纪是以知识创新和应用为重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成为能否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权的关键因素。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使命。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教会上的讲话指出:“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因此减轻学生的过重负担不仅关系到青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更重要的是,为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造良好的条件。目前迫切需要改革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把学生从过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让他们多接触自然,接触社会,为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学生禀赋和潜能开发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

减轻学生过重负担是巩固“普九”成果,提高“普九”水平和质量的需要。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础。我们要坚定不移、坚持不懈地高举“两基”“重中之重”的旗帜。当前“普九”巩固提高面临农村初中辍学率上升的问题,这与学生过重负担有着紧密的联系。脱离当地实际的课程内容、过重的课业负担及经济负担是造成学生辍学的主要原因。“分数至上”,“考试取胜”,学生负担过重,偏离了国家教育方针,忽略、放松了大多数,不仅不能使学生的素质获得全面发展,反而会阻碍他们的正常发展,进而降低“普九”水平和质量。

减轻学生过重负担是教育战线开展“三讲”教育,落实整改措施的重要内容。我们要落实“三讲”整改措施,巩固“三讲”成果,下决心解决群众意见大,影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问题,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大力加强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作风建设和教师队伍的职业道德建设,旗帜鲜明地把学生过重负担真正减下来。

中小学生负担过重的严重危害

中小学生负担过重主要表现为书本多、课程多、作业多、考试多、补习多、竞赛多,学生每天学习时间过长,睡眠严重不足。这已使学生不堪重负,而且越来越加重了学生家长的经济负担,危害极大:

——严重阻碍了素质教育的实施。目前,中小学课程门类偏多,教材内容偏深;一些地方、部门和单位要求学校进行各种专题教育,并见诸课本,进入课堂。这些错误行为和做法,严重违背了教育教学规律,扭曲了基础教育的性质和任务,剥夺了少年儿童的童心和乐趣,严重障碍着少年儿童全面地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发展,制约了基础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

——损害了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对少年儿童身心健康造成了危害,不少学生体质下降、患神经衰弱、脊柱弯曲、近视眼等疾病。一些学生在紧张、压抑的心理状态中,缺乏自信心和进取心。在学校和家庭压力下,一些少年儿童对学习、对学校、对教师、对家长产生了逆反心理,甚至酿成了一些悲剧。

——影响了“两基”的巩固提高。向中小学生推销各种教辅材料、图书报刊、学生用品等是造成中小学负担过重和乱收费的重要原因之一。再加上一些学校的乱收费和其它方面的搭车收费,使农村不少学生因缴不起费而失学,因而影响了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严重影响了“两基”的巩固提高。

——加重了群众负担,损害了政府和教育的形象。近年来,尽管三令五申,但一些部门、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仍然不断地向中小学生推销各种教辅材料、专题教育读本、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和学生用品等,有的还以此作为评比和奖励的条件。不仅加重了家长的经济负担,更为严重的是还会助长不正之风,损害政府和教育的形象。

造成中小学生负担过重的原因很多,从根本上讲,是我国教育总体水平偏低,教育观念落后,教育结构、教育规模不能完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劳动人事制度和招生考试制度存在着缺陷,就业竞争引发了升学竞争等。直接的原因是:其一、经济利益驱动。一些地方和学校追求经济利益,参与违规的图书、报刊等的征订、发行工作,放弃了维护受教育者合法权益,放弃了保护受教育者身心健康成长的神圣职责。有些部门、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把中小学生作为其敛财的主要对象。其二、狭隘的教育价值观、片面的质量观、陈旧的人才观形成了片面追求升学率倾向,使育人教育变成了升学教育,分数价值高于人的价值,升学目标取代了人和社会发展的目标。其三、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对“减负”缺乏严格管理和有效的控制手段,领导不力,职责不清,制度不健全,对违规者不能严肃查处,从而导致学生负担越来越重。

从小学抓起,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负担

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系列重要方针政策,把“减负”作为基础教育战线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当作“普九”巩固提高的重要措施,当作教育战线“三讲”教育整改的重要措施,标本兼治,综合治理。

减轻学生过重负担从根本上讲要在确保“两基”的基础上,调整现有教育体系结构,扩大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规模,拓宽人才成长渠道,减缓升学压力;改革中小学课程体系、结构和内容,减少课程门类,建立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新课程体系;改革招生考试和教育评价制度,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招生考试制度和教育评价制度;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和校长的管理水平。当前要抓住存在的突出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和手段,推动学生负担监督管理工作走上法制化、规范化轨道,促进中小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教育部已发出《关于在小学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紧急通知》,为了落实《通知》精神,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教师要做好如下工作:

一、从实际出发,分阶段、有重点地抓好“减负”工作。要区分不同情况,确定“减负”工作的重点。首先从小学阶段抓起,以清理学生用书为突破口,加大监督管理力度。

二、转变教育观念,树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思想。减轻学生过重负担,最终要落实到学校。因此,学校校长和教师必须转变教育只为升学服务的目标观,树立教育为提高国民素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目标观;转变以考试分数为唯一标准评价学生的质量观,树立学生综合素质提高,个性特长充分发展的教育质量观;转变只重视少数尖子生,而轻视大多数学生,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的教学观,树立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知识学习与智能发展相统一的教学观,并落实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去。教师要不断提高师德素养和专业水平,倡导教学民主,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人格;要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三、加强和完善管理,切实落实“减负”工作。教育部门首先要管好自己,在“减负”工作中带好头。教育部将清理学生用书情况,发布《学生用书管理规定》,改革《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管理制度,今后,未列入目录的不得使用;全国中小学专题教育和学生用书等的归口管理工作,由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负责。未经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同意,其他部门、团体均不得以任何形式任意组织面向中小学生的专题教育活动和通过学校强行向中小学生推销图书报刊、电子音像制品和学具、学生用品等。

四、加强领导和监督,严肃查处加重学生负担的违法违纪行为。首先要实行减轻学生过重负担行政主要领导责任制,由主要领导总负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层层建立责任制。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从当地实际出发制定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具体规定和奖惩办法,并将其作为考核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领导干部、学校校长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要建立健全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监督检查机制。各地要在政府统一领导和协调下,明确教育等有关部门和学校的职责;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减轻学生过重负担通报制度,对加重学生负担的违纪事件予以通报。加强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使减轻学生过重负担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

五、在政府统一领导下,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主动争取政府的领导,并与宣传、新闻出版、共青团、科协等有关部门和社会团体加强联系,相互配合,对小学生过重负担实行综合治理。第三次全教会的召开,为“减负”工作创造了更宽松的环境和有利条件。同时,减轻学生过重负担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要以对国家和民族未来高度负责的精神,克服松懈和畏难情绪,讲政治、讲纪律,统一思想,步调一致,切实做好相关工作。只要我们齐心协力,真抓严管,常抓不懈,就一定能够抓出成效。让我们振作精神,为贯彻落实第三次全教会精神,为给广大中小学生创造接受素质教育的宽松环境,为培养一代合格的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共同奋斗!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